先锋的刻录机是老牌子,到了之后用了一下,非常好。顺便吐槽一下,现在的笔记本好多都不带光驱了,配一个外置光驱很有必要。
刻碟速度很快,CD碟5分钟内刻完,大品牌,质量有保障,物美价廉,值得信赖。先锋(Pioneer) 16X内置蓝光刻录机质量非常好 长期使用中 值得信赖 好评五星
而此时国内刚刚启动193nm光刻机项目,落后国际水平20多年
经过5年的艰苦追赶,终于在2007年,上海微电子宣布研制出90nm光刻机
但是由于元器件大部分来自国外,西方立刻实行了禁运,导致无法量产
2008年,“02专项”启动,继续攻关,主攻高端光刻机技术,同时鉴于之前的教训,“02专项”的重点,还有提升材料和工艺等产业配套能力
京东快递真快,为什么没塑封,是消毒吗,made in china。外表完好,一会儿试试吧,非常轻,都1000多了,AC适配器也不给一个
中国能生产芯片光刻机
虽然基础薄弱、一切从零开始,但是在无数先辈的日夜努力之下,中国光刻机还是赢得了一个比较好的起点
真正尴尬的是,虽然有了国产光刻机,但是科研成果不代表批量化生产的能力,产业化一直停滞不前
1977年7月,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科教工作者座谈会上,半导体灵魂人物王守武直言:“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,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,只等于日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
终于拥有自己的刻录光驱了,比我上一个只能读取的上了一个台阶,很满意!现在很多机箱都没有光驱位了,为了方便起见,配了先锋DVD刻录机,质量很好。
国产光刻机的艰难往事
33家单位不同程度地引进各种集成电路生产设备,累计投资约13亿元
然而引进的设备大多是落后淘汰的二手货,最终只有少数几条产线建成使用
而且当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,引进过程中,大量引进硬件,而忽视了技术和管理,同时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,经费不足也是重要原因
因此原本构想的“引进、消化、吸收、创新”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贯彻,而是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引进
到1988年,我国的集成电路年产量终于达到1亿块
美国1968年达到这一标准,日本在1970年达到,而中国自1965年生产出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,经过23年,才终于达到了这一标准
上午下单,下午不到晚上就到了,配送超快,当地大库发货就是方便,拿着比较轻希望耐用,读盘静音快速,刻录快也很静音,数据写入平稳,没有送刻录软件和数据线,价格便宜,用原有的Nero9赠送版本能识别出新光驱,面板简洁。
读盘速度:很快,关键是稳,8倍速,蓝光的 读盘声音:声音很轻,可以说用细微来形容 稳定性能:8倍速保证光盘刻录一张保一张 轻薄程度:很轻薄,很便携,非常好 外形外观:小巧,低奢而大气 产品包装:产品的包装很好,两侧的泡沫直接让刻录机在包装盒里悬空,极大地避免了震动!
所以在80年代,中国半导体不仅大幅落后于美国日本,也逐渐被韩国超过
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恐怖差距,横跨十年的908、909工程宣告启动
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差甚远,芯片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,而没有市场、资金和人才的支撑,结果要么引进即落后,要么吃不透引进来的技术,更谈不上自主创新